本报记者 巨云鹏 季觉苏
为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2024年以来,上海市发放了多轮消费券,覆盖餐饮、住宿、体育、电影等多个领域,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实惠,也给商户带来效益。
有消费者发现,一些紧俏的消费券“秒没”,网络平台上,代抢和售卖消费券却成了“黄牛”的生意经。一些不法分子采用非法手段抢消费券进行倒卖,更有甚者利用消费券虚假消费、骗取补贴。
据上海市公安局通报,2024年底,上海警方会同有关部门破获两起涉消费券违法犯罪案件。
技术面上,美元指数自上周低点94.60区域强势反弹,但截至目前在98.90附近面临强劲阻力。由于全球货币政策放宽,市场焦点依然是新冠病毒疫情发展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此同时,市场参与者继续消化美联储最新举措,而重返200日均线上方后美元前景依然具有建设性。美国国内经济运行良好,避险魅力以及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强化美元积极前景。
2024年11月初,警方通过侦查发现,餐饮店经营者郭某伙同门店店长刘某,指使他人通过在网上发布收购消费券信息、教唆他人修改手机IP地址异地抢券等方式,收购了大量餐饮消费券,并虚构交易骗取消费补贴。
2024年12月,警方在侦办另一起案件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杰等4人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各类抢券任务,组织大量人员通过软件改变手机定位实施抢券,并勾连上海7家餐饮企业通过虚假消费核销,骗取消费补贴。
“‘黄牛’用技术手段非法获取优惠券,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介绍,其中有人负责抢券,有人负责卖券,各个环节紧密配合。“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熊波表示,两起案件中,抢券后虚构交易骗取消费券补贴,本质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熊波表示,在后续消费券的发放和使用过程中,建议有关部门借助监测技术,防范不法商家虚构消费骗取政府消费券补贴,同时提醒市民合法领券用券。
上海警方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紧盯各类涉消费券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消费券发放的正常秩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官表示,为确保政府惠民举措落到实处,司法机关将对此类犯罪加大打击力度,坚决依法查办。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0日 07 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门户_配资平台查询_配资手机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