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宇恒股票配资全攻略
编辑 | 蔡羡锋
3月25日,银行业"零售之王,招商银行披露2024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资产总额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9%。然而,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48%至3374.8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至1483.91亿元。次日开盘后招商银行A股股价迅速走低,盘中最高跌幅超过5%。
同时,招商银行发布了史上最高分红比例和首次中期分红计划。
根据公告,招商银行2024年度拟派现金红利504.4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35.32%,并计划在2026年初进行首次中期分红。这一系列举措能否稳定投资者信心,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01
当前,招商银行营业收入连续第二年下滑,但降幅较2023年已有所收窄。
根据年报数据,2024年招商银行利息净收入为2112.77亿元,同比下降1.58%;非利息净收入为1262.11亿元,同比增长1.41%。非息净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6.70%上升至37.40%,提升0.70个百分点。
在收入结构调整下,净息差持续承压是招商银行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2024年,招商银行全年净息差为1.98%,同比下降17个基点。根据浙商证券分析,受债市调整和贷款重定价因素影响,预计招商银行营收仍将面临负增长压力。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持续下滑,成为影响招商银行业绩的另一个因素。
2024年,招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720.94亿元,同比下降14.28%,降幅较2023年的10.78%进一步扩大。其中,大财富管理收入(包括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托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376.47亿元,同比下降16.84%。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度招商银行业绩出现明显回暖。该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7.53%和7.63%,一改前三季度负增长态势。
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投资收益298.80亿元,同比增长34.7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0.85亿元,同比增长229.63%,主要来自债券投资收益增加和相关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上升。
另外,招商银行在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2024年,招商银行业务及管理费为1076.16亿元,同比下降3.73%。其中,员工费用680.88亿元,同比下降3.21%;业务费用395.28亿元,同比下降4.61%。成本收入比31.89%,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释放拨备也是招商银行第四季度业绩转暖的重要因素。据年报显示,2024年末招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为411.98%,较第三季度末的432.15%下降20.17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400%以上的较高水平。
02
招商银行作为"零售之王",零售业务一直被视为业绩增长的"发动机"。但近年来,这一核心业务的增长动能明显减弱。2024年,招商银行零售贷款规模达3.64万亿元,同比增长6.01%,增速较2020年的13.48%明显下滑。
2024年,招商银行零售业务不良贷款率为0.96%,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较2023年增加151.52亿元至638.91亿元,关注贷款率由1.44%增加至1.79%,逾期贷款率也提升0.33个百分点至1.74%。
另外,信用卡业务虽是招商银行零售贷款的支柱,但增长已显疲态。2024年,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为9478.43亿元,较2023年末仅增长1.28%,远低于2022年前10%以上的增速。信用卡不良贷款率达1.75%,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不良贷款金额占零售贷款不良总额接近一半。
为应对这一挑战,招商银行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根据年报,2024年对公贷款业务同比增长10.15%,达到2.86万亿元,增速明显快于零售业务。相应地,对公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也由2023年的39.94%提升至41.57%。
在行业布局上,招商银行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支持力度。2024年,制造业贷款占比达9.72%,较2020年的5.63%大幅提升,从第三大贷款行业上升为第一大行业。
尽管对公业务占比提升,但由于收益率低于零售业务,招商银行的净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2024年,招商银行贷款总额同比增长5.83%至6.89万亿元,低于总资产10.19%和客户存款11.54%的增速,贷款投放的放缓也对业绩构成了不确定性。
事实上,招商银行最大的优势仍是多年积累的零售客户基础。2024年,招商银行零售客户数达2.1亿户,较上年末增长6.6%;管理的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14.9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再创历史新高。
显然,招商银行庞大的客户资产基础,不仅为招商银行提供了相对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也为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
总的来说,资本市场对招商银行的预期差主要在于:一方面,市场期待权益市场回暖带动中收业务恢复增长;另一方面,对公业务能否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保持良好的收益率和资产质量,仍需时间验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票配资全攻略,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门户_配资平台查询_配资手机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