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信托迎新党委书记炒股票杠杆
中信信托与交银国信新近迎来新一任党委书记。
3月10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当日收到该行副行长吕天贵的辞呈,吕天贵因工作调整,辞去其所担任的本行副行长职务。
与此同时,吕天贵已被任命为中信信托党委书记,将出任中信信托董事长,其任职资格尚待监管部门批复。
公开资料显示,吕天贵生于197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拥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等资格,并拥有30年银行业从业经验。
自1993年8月至2003年1月,吕天贵在中国银行吉林分行工作,曾任风险管理处副处长。
自2003年加入中信银行后,历任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财务及法律部副总经理,营运部总经理,客户服务部总经理,信用卡中心总裁助理、党委委员、副总裁。
2014年5月起,吕天贵开始担任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同年11月起任信用卡中心总裁,2017年9月起兼任中信银行零售银行部、私人银行部总经理。
后于2018年8月起,吕天贵任中信银行业务总监,2020年10月起,担任中信银行党委委员。2021年4月起,任中信银行副行长。
目前,吕天贵仍在金融系统内身兼多职,相关职务包括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阿尔金银行董事,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
另据信托百佬汇记者额了解,交通银行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张文已到任交银国际信托(下称“交银国信”),出任党委书记一职。
张文已在交通银行工作多年,曾历任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厦门分行行长,交通银行总行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
交银国信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童学卫现已到龄退休。资料显示,童学卫自2018年9月起担任交银国信董事长,此前历任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综合计划处副处长,白下支行行长,南京分行国际业务部经理,宁波分行副行长、高级信贷执行官,总行公司业务部/公司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总行部门正职级)、金融机构部总经理等职务。
政信信托成立环比下滑57.55%
非标信托市场的加速收缩引发关注。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5日,2月非标信托成立数量环比下降30.93%至827款,成立规模环比下滑53.62%,仅为211.84亿元,创下近三年单月新低。
值得一提还有,非标信托产品规模降幅显著高于数量降幅,单只产品平均募集规模下滑明显,业务收缩呈现“量价齐跌”特征。
业界观察人士称,监管部门对融资类非标产品的穿透式监管强化,监管压力之下非标业务展业艰难,同时春节后资金市场利率中枢下移20BP,资金利率下行直接压缩非标产品的收益空间,相对于标准化固收产品的优势进一步缩小。
具体来看,2月份,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环比幅度低于行业均值;房地产领域规模继续在底部徘徊;基础产业类产品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成立规模大幅缩水;金融领域信托产品表现出相对韧性,环比降幅低于行业均值,且占比逆势提升。
此外,一度坚挺支撑市场的政信信托也显现出明显颓势。
数据显示,2月份政信信托成立规模为143.79亿元,环比下滑57.55%。
业界观察人士表示,一方面,标准化债券融资渠道畅通后,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发行利率更低的城投债,且目前政信信托底层资产的合规性审查更加严格,导致符合新规的融资项目锐减。另一方面,春节后多地城投平台响应“降成本”要求,主动压低信托融资利率,政信信托收益吸引力减弱叠加流动性溢价消失,导致资金募集难度加大。短期看,政信信托业务将延续收缩态势,但政策面强调“稳妥化解隐性债务”为合规项目提供了喘息空间。
据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2月信托公司在基础产业领域的展业延续了区域集中化特征,不过传统优势区域规模收缩。江苏省成立规模从1月的76.92亿元降至47.48亿元,浙江省从37.31亿元微调至33.82亿元,陕西省成立规模从1月的34.11亿元降至13.99亿元。
信托三方“代销”变“推介”
界面新闻报道,信托三方代销业务被叫停半年后,三方代销通过三方推介的方式,依然活跃在潜在高净值客户朋友圈当中。
信托产品销售渠道此前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信托公司直销,第二类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代销,第三类为第三方代销渠道,如互联网平台、财富公司等。
2024年下半年监管再次叫停信托与三方代销合作后,三方代销各类信托产品的场面曾一度偃旗息鼓,在各类社交平台上销声匿迹。但2025年开年以来,记者关注到,三方代销正在以转介绍的模式重回大众视野。
“现在我们只是介绍人,投资者最终还是跟信托机构签协议,目前大部分信托都改线上APP签约了,我们只是负责宣传而已。”一位三方代销人员向记者介绍,“过去信托公司还有纸质合同,或者二维码形式的信托合同,方便代销人员异地开单,但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通常还会要求属地购买,存在一些限制。”
据记者了解,相比去年,尽管2024年6月份窗口指导后部分代销人员更改了“推销”战略,从“代销”变“推介”,江浙地区非标政信类产品仍然是推介“爆款”。三方代销并没有转变推荐的产品类型。
2024年6月,据信托百佬汇彼时报道,部分信托公司收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要求全面暂停第三方代销业务;另有多名三方代销机构证实,他们已收到合作信托公司暂停第三方代销的要求,包括计划发行与正在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
“很多投资者是冲着高收益去的,并不介意究竟是信托公司直销还是三方代销。”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并且,往往从三方渠道购买信托项目的收益相对更高,会有返现或是贴息现象。”
江苏信托拟转让某银行10%股权
近期,江苏产权市场披露,江苏信托正以1886.3665万元底价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江苏丹阳苏银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丹阳苏银村镇银行)10%股权。此次转让为“清仓式”退出,若交易成功,江苏信托将彻底退出该行股东行列。
丹阳苏银村镇银行成立于2010年6月,注册资本1.8亿元,注册地位于江苏丹阳。该行股权结构显示,第一大股东为江苏银行(持股41%),江苏信托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0%),其余股东包括丹阳市天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地方国资企业,持股比例均在9%—10%之间。
财务数据显示,该行2024年资产规模持续扩张,截至年末资产总额达21.54亿元,较2023年增长15.45%;负债总额19.64亿元,增幅16.33%。值得注意的是,该行营收与利润呈现“增利不增收”特征:2024年营业收入6305.54万元,同比微降1.64%,但利润总额与净利润分别增至1686.14万元和1253.65万元,同比增幅达48.99%和174.69%。不过,该行在2024年9月—12月期间,利润总额却从1711.97万元降至1686.14万元,减少25.83万元,净利润从1276.76万元降至1253.65万元,减少23.11万元。
2024年以来,信托业加速剥离非核心金融资产的趋势愈发显著,中航信托、百瑞信托、中海信托、外贸信托等多家持牌机构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旗下金融机构股权,涉及基金、期货、银行等多元领域,交易金额累计超15亿元。具体来看:中航信托2024年5月集中挂牌出让旗下嘉合基金100%股权及6家银行部分股权,11月进一步以1.78亿元底价转让嘉合基金剩余27.27%股权,彻底退出公募基金领域;外贸信托6月挂牌转让宝盈基金25%股权,该标的曾因关联交易争议引发监管关注;中海信托9月以4.22亿元底价转让国联期货39%股权,退出期货业务;百瑞信托10月二次挂牌转让中原资产5%股权,挂牌价维持5亿元不变。
今年两会的信托“声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哪些与“信托”相关的议题?据媒体梳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主要聚焦于两方面,一是怎样发挥信托的服务功能,二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提出修改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国浩律师(南昌)事务所冯帆建议,金融部门将信托登记的范围进一步拓宽,从传统的商业信托领域,延伸到更为广泛的民事信托领域。针对不动产信托业务,建议自然资源部门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简化登记手续,降低登记成本;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顺利实施。针对税务问题,建议通过明确不动产信托设立、存续、终止全流程阶段的税收政策,解决非交易性过户、信托机构持有房产期间的税收问题等,明确信托财产的税收负担和纳税义务,避免重复征税。建议民政部门联合法律、社会福利等领域专家,制定详尽的受托人资格认证标准。同时,民政部门应设立专门专家组加强对特殊需要信托的监管力度,确保信托业务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推动建立特殊需要信托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托业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董事长黄毅表示,《信托法》自2001年实施以来,为我国信托业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但与其他金融法律相比,现行《信托法》已难以适应现实需求,包括与其他法律衔接不足、部分条款与信托业务实践脱节等。黄毅建议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炒股票杠杆,进一步加快启动《信托法》的修改工作,推动金融法治体系进一步完善。
黄毅从调整信托定义、明确信托税收原则、强化受托人行为约束以及促进信托业务发展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比如建议将信托定义中的“委托给”改为“转移给”,明确受托人依据信托文件享有信托财产权,充分发挥信托制度在财产独立、风险隔离等方面的优势。建议加强与慈善法在业务备案、外部监察人设置等方面的衔接,推动公益慈善信托的规范发展;加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衔接,鼓励运用营业信托管理消费者预付款等。
黄毅认为,鉴于《信托法》修改涉及众多研究议题,立法工作内容复杂且周期较长,建议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启动《信托法》的修改工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门户_配资平台查询_配资手机平台观点